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资料

我院开展“全国高血压日”健康科普活动

来源:管理员时间:2025-10-15

2025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为深入贯彻慢性病防治专项行动要求,全力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工作,10月8日,我院心内科开展“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主题健康科普讲座活动。

活动现场,心内科刘巧志医师为群众系统讲解了高血压的定义、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重点阐述了科学规范的治疗策略,并强调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作用。同时,她还针对性地澄清了常见治疗误区,如“不能一开始就用好药”“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担心药物副作用大”“一旦吃药就停不下来”等,通过专业清晰的讲解,帮助大家树立科学防治观。此外,医护人员为每位参与者发放了健康教育手册。该手册紧扣2025年全国高血压日的核心要点,详细介绍了高血压的预防策略、治疗方案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调适方法,全方位助力大家将健康理念融入日常,有效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管理血压,是一场需要耐心与坚持的 “健康马拉松”。高血压虽是慢性疾病,但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既要 “知”,更要 “行”。我们期待通过医患携手,共同努力,实现血压的长期稳定控制,让患者远离高血压带来的健康威胁,享受健康、高质量的生活。

2025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要点

一、保持健康生活,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1.减少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心血管病风险增高密切相关。研究显示,每人每日摄盐量减少1g,血压下降约1.2mmH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推荐使用带刻度的盐勺;建议使用低钠富钾替代盐;注意隐性盐的摄入(咸菜、鸡精、酱油等)。

2.控制体重和腰围:体重和腰围超标都可导致血压升高。研究显示,每减重10kg,血压下降5~20mmHg。建议控制体重和腰围在正常范围(BMI<24kg/㎡,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3.合理膳食:健康饮食有助于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日常饮食应坚持食物摄入多样、合理搭配,增加富含钾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摄入,增加全谷物、豆类等粗杂粮及优质蛋白质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少吃甜食及含糖饮品。

4.规律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血压。研究显示,长期坚持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血压下降5~7mmHg。建议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5~7次。同时可以适当进行抗阻(肌肉力量)训练、柔韧性拉伸训练等。

5.戒烟戒酒:吸烟(包括电子烟)、饮酒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戒烟、戒酒,避免被动吸烟。

6.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使血压升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7.充足睡眠:健康的睡眠可使血压降低。建议成年人保持规律作息,改善睡眠障碍,每晚睡眠时间7~9小时。

二、长期监测,加强自我管理

1.倡导高血压患者居家监测血压,早晚各测量1次。初诊或血压不稳者,连续测量5~7天。血压稳定者,每周至少测量1次。晨起测量血压应在排尿后、早饭前和服降压药前,晚间测量应在睡觉前。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应按规范测量2~3次,每次间隔约1分钟,取平均值。

2.没有确诊高血压,但有高血压易患因素,包括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年龄>55岁或更年期女性,应加强血压监测。

3.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三、规律服药,平稳降压

高血压患者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服药,将血压降到目标值以下并长期维持,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鼓励优先选择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促进平稳降压。

(供稿:心内科   审核:王本鹏)


枣庄市立医院 ©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2184号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龙头中路41号(医院本部)、枣庄市新城武夷山北路(新城分院)
咨询电话:0632-3282676(工作时间)、0632-3288020(非工作时间)
预约分诊电话:0632-3690100、3690200
新城分院电话:0632-8076677
你是我们的第5691635位访客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1016号
技术支持: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