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资料

从“糖尿病”到“垂体瘤”丨揭秘血糖异常的罕见元凶

来源:管理员时间:2025-04-24

八年前,我刚踏入内分泌代谢科工作时,一位高血糖患者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前,当地医院已经为他进行了胰岛素强化治疗,并联合使用了多种降糖药物,但他的血糖水平依然居高不下。当他来到我们科室门诊时,科主任费大东在仔细查体后发现他手指肥大、面容粗犷,随即脱口而出:“查查脑子。”当时我满心疑惑,一脸懵懂。主任看到我的表情,又补充了两个字:“垂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过垂体核磁共振检查,患者最终被确诊为垂体生长激素瘤。后来,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他的血糖水平逐渐恢复了正常。

从那以后,“查查脑子”这句话便深深印在我的心底。六年前,又有一位患者前来“调血糖”。我注意到他双手比较粗大,尽管他解释说是因为长期干农活,手大是正常现象,但我还是凭借直觉坚持让他“查查脑子”。结果,真的又查出了生长激素瘤。

这些病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当常规降糖治疗失效时,或许需要抬头望向颅脑——那里可能藏着血糖失控的真正元凶。虽然90%的糖尿病是2型,但剩下的那10%的“隐藏病例”更具挑战性,比如垂体生长激素瘤。

“糖尿病”到“垂体瘤”

垂体生长激素瘤(肢端肥大症)是罕见内分泌疾病,约占垂体瘤的10%。垂体虽是脑子里的小豆丁,却是“内分泌司令部”,其腺瘤持续分泌过量生长激素,会引发全身代谢紊乱及器官损害。比如血糖炸裂、手脚变粗(鞋码暴涨、戒指戴不上)、 脸变丑……

典型的临床表现有:

- 外貌特征改变:手足增厚、鞋码增大,指(趾)关节粗大;面容粗糙,皮肤改变以头面部最明显,颧骨突出、鼻唇肥厚、下颌前突(“鞋拔子脸”)、牙齿稀疏;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肤油腻、多汗、体毛增多。

- 代谢异常:顽固性高血糖(发生率约50%)、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

- 器官损害:高血压、心肌肥厚、睡眠呼吸暂停、关节炎及退行性变、结肠息肉、甲状腺结节、头痛、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女性月经紊乱、男性性功能障碍等。

- 特殊警示:青少年期发病可导致巨人症,身高年增长超10cm。

怎么抓“凶手”:

三步精准诊断法

1. 临床筛查:建立“糖代谢异常+肢端肥大”双重筛查机制,关注患者外貌变化,看看手、脚、脸有没有“变异”。  

2. 抽血:测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础GH水平>5μg/L,IGF-1显著升高,葡萄糖抑制试验GH不能被抑制至<1μg/L。

3. 拍片子:垂体MRI一照,瘤子无所遁形,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可发现直径<3mm的微腺瘤。

抓到了“凶手”如何处置呢:

多学科诊疗策略

1.手术治疗:经鼻蝶窦微创手术为首选,微腺瘤治愈率约80%,需注意术后垂体功能评估。

2.药物干预: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兰瑞肽)是一线治疗,有效率约60%;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适用于部分混合型腺瘤 ;GH受体拮抗剂(培维索孟)是二线选择。

3.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伽玛刀)适用于术后残留病灶,需警惕迟发性垂体功能减退。

术后也要注意定期复诊:

1.术后监测:每3个月复查IGF-1,每年行垂体MRI随访。

2.并发症防控:对心血管、呼吸、骨关节等多系统的进行评估治疗及随访。

3.生活指导:建议低脂饮食、规律运动,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需CPAP治疗。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

请及时就诊:

- 不明原因的容貌变丑(面容宽大,颧骨突出,下颌前突,鼻唇肥厚,皮肤粗糙等);

- 进行性手足增大(排除肥胖因素);

- 顽固性高血糖合并肢端肥大体征;

- 青少年期异常快速生长;

- 视力下降明显、睡觉总打呼噜。

作者简介

韩琳 内科学硕士,枣庄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担任山东省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科普组委员,山东省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委员,枣庄市医学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枣庄市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防治分会委员。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儿童生长发育疾病、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疾病的诊疗。

(供稿:韩琳   审核:于春梅)

枣庄市立医院 ©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2184号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龙头中路41号(医院本部)、枣庄市新城武夷山北路(新城分院)
咨询电话:0632-3282676(工作时间)、0632-3288020(非工作时间)
预约分诊电话:0632-3690100、3690200
新城分院电话:0632-8076677
你是我们的第5691635位访客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1016号
技术支持: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