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资料

跨越百岁生命的挑战丨我院多学科团队助力101岁患者重获新生

来源:管理员时间:2025-04-10

近日,我院胃肠肛肠外科成功为一名101岁高龄、患有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实施了根治性手术。在多学科团队的精心护航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这场跨越年龄与病痛的生命保卫战,充分展现了我院在疑难重症诊疗领域的综合实力与人文关怀。

患者王奶奶(化名)因反复腹痛和排便困难,辗转多家医院后被确诊为结肠癌伴完全性肠梗阻。但因其高龄以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多系统疾病,被多家医院视为手术“禁区”。患者经多方打听后来我院就诊,面对超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胃肠肛肠外科主任杨峰迅速联系医务部,启动多学科会诊(MDT)。呼吸内科、心内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及外科重症监护室专家联合攻关:呼吸科制定肺功能优化方案,心内科调整心脏用药,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针对器官衰退特点设计个体化麻醉策略,重症团队则预判术后风险并拟定应急预案。经过一周的系统调理,患者心肺功能达到手术窗口期。

随即,胃肠肛肠外科杨方武副主任医师主刀,团队成员万里通主治医师紧密协作,为患者实施小切口微创手术。凭借精湛的医术,团队仅用1小时便精准完成了肿瘤切除及肠道吻合,将手术创伤降至最低。术后,患者被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科室负责人陆文带领重症团队为患者实施了目标导向的循环管理、精细化抗感染措施以及早期康复介入。在重症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患者病情逐步平稳,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良好,随后顺利转入胃肠肛肠外科继续康复治疗。科室护理组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创新性地应用了“阶梯式营养支持”“认知功能唤醒训练”以及“防血栓压力疗法”,并安排24小时专人监护,全方位助力老人恢复自主进食与活动能力。经过10多天的系统治疗与精心护理,王奶奶从卧床危重状态逐步恢复至独立行走,最终顺利康复出院。出院时,家属含泪对医护人员表示感激:“敢为百岁老人搏生机,仁心仁术暖人心。”

本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在老年复杂肿瘤综合诊疗领域又上新台阶,它有力地证明了高龄并非手术的绝对禁忌症。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并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为超高龄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机会,将更多“不可能”变为“生命的可能”。

科普小知识

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通常因肿瘤增大阻塞肠腔,或侵犯周围组织导致肠道狭窄或完全闭塞,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肠穿孔或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病因与高危人群

结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占位或转移压迫肠道。高龄、术后复发、腹腔粘连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风险更高。此外,长期便秘、肠道炎症或放疗后瘢痕也可能加重梗阻。

目前的治疗策略

1.紧急处理:通过胃肠减压、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缓解急性症状。  

2.手术治疗:手术是主要手段,包括肠切除吻合术、粘连松解或微创腹腔镜手术。例如,高龄患者可采用精准微创技术降低风险。  

3.支架置入术:对于肿瘤较大或暂不宜手术者,可经肠镜或者介入放置支架临时解除梗阻,为后续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  

4.术后辅助治疗:根据病理结果辅以化疗(如氟尿嘧啶)、放疗或靶向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预防与筛查

预防癌性肠梗阻的关键在于早期筛查。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5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对于有家族史者应将筛查年龄提前至40岁。日常注意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30克),保持排便规律,发现大便习惯改变持续2周应及时就医。通过早诊早治,早期结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合并肠梗阻的进展期病例生存率则显著下降。这个数据差异警示我们:关注肠道健康,就是守护生命通道。

作者简介

杨方武 胃肠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枣庄市中西医结合分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胃肠结直肠肛门疾病工作近20年,在广东省胃肠肛肠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结直肠肿瘤、超低位保肛、微创无痛肛肠,在便秘、盆底及肛肠疑难疾病方面经验丰富。 

(供稿:杨方武   审核:于春梅)

枣庄市立医院 ©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2184号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龙头中路41号(医院本部)、枣庄市新城武夷山北路(新城分院)
咨询电话:0632-3282676(工作时间)、0632-3288020(非工作时间)
预约分诊电话:0632-3690100、3690200
新城分院电话:0632-8076677
你是我们的第5691635位访客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1016号
技术支持: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