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资料

润燥收敛迎金秋

来源:管理员时间:2025-08-11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去秋来。此时天气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立秋养生的核心在于“收敛”和“润燥”,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

一、起居养生:早卧早起,“春捂秋冻”

1. 早卧早起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晚上10点左右入睡),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清晨5-7点起床)。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春捂秋冻”要适度

秋冻是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凉爽天气,增强耐寒能力。但立秋时节早晚温差开始加大,尤其要注意腹部(肚脐)、颈背部和足部的保暖,避免受凉引起感冒、腹泻或关节不适,特别是老人、小孩和体质虚弱者,不宜过度“冻”。   

3. 适度运动,收敛平和

选择舒缓平和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登山(强度适中)等。避免剧烈运动、大汗淋漓,以免耗伤津液和阳气。

最佳运动时间:清晨或傍晚,避开中午烈日。运动后及时擦汗,补充水分(温水或淡盐水)。

二、饮食养生:润燥养肺,少辛增酸

1.润燥养肺

多食滋阴润肺的食物:梨、百合、银耳、莲子、山药、莲藕、荸荠、蜂蜜、芝麻、杏仁、豆浆、糯米、粳米等。

多喝汤水:如银耳百合羹、雪梨炖冰糖、莲子羹、山药排骨汤等。

2.少辛增酸

减少辛辣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花椒等辛味发散的食物要减少,避免耗散肺气、加重燥热。    

适当增酸:酸味能收敛肺气,生津润燥。可适量食用苹果、葡萄、山楂、柚子、柠檬、乌梅等酸味水果。

3.慎生冷,重清淡

虽然天气可能仍热(秋老虎),但体内阳气开始收敛,脾胃功能相对减弱。应避免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尤其是冰镇)和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阳,引起腹泻等不适。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煎炸、烧烤等助热生燥的食物。

4. 适时进补(“贴秋膘”需谨慎)

传统有“贴秋膘”的习俗,但现代人普遍营养充足甚至过剩,且暑热未完全消退,脾胃功能较弱,不宜大补特补。避免骤然大量食用肥甘厚味(如红烧肉、猪蹄等),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助湿生热。进补以平补为主,可选用性质平和、滋阴润燥、健脾益气的食物,如鸭肉、鱼肉、鸡肉(去皮)、豆制品、山药、芡实、茯苓、莲子等。

三、情志养生:安宁平静,收敛神气

1. 调畅情志,避免悲。

2. 保持乐观豁达:多参与愉悦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赏花、读书、与朋友交流等。

3. 精神内守:收敛心神,减少欲望,保持内心平静安宁,有助于适应秋气收敛的特性,可以尝试冥想、静坐。

立秋养生口诀:

立秋养生重收敛,润燥养肺是关键。

少辛增酸食清淡,生冷油腻需避免。

早睡早起精神好,适度秋冻防感冒。

运动舒缓莫大汗,心态平和悲秋远。

专家简介

王成  副主任医师,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医临床近30年,秉承“苦读书,勤临证”古训,走“从经典到临床”的中医之路。先后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北京中医科学院附属西苑医院研修学习,提升了理论水平及诊疗能力,尤其对临床经方应用有独到见解。设有“青年名中医工作室”,以“从五脏治咳”“众法除痹”“从痰饮治头痛”等为诊疗特色,擅长肿瘤、不孕症、免疫系统疾病、小儿咳嗽、食积等的诊疗。

坐诊时间:

院本部:青年名中医门诊周二、周三、周四、周天全天

新城分院:青年名中医门诊周一全天

(供稿:青年名中医工作室、医务部   审核:于春梅)

枣庄市立医院 ©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2184号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龙头中路41号(医院本部)、枣庄市新城武夷山北路(新城分院)
咨询电话:0632-3282676(工作时间)、0632-3288020(非工作时间)
预约分诊电话:0632-3690100、3690200
新城分院电话:0632-8076677
你是我们的第5691635位访客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1016号
技术支持: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