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第二台、鲁南地区首台华科精准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X1000正式落户我院。这一顶尖设备的入驻,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诊疗水平迈入“精准微创” 的智能新时代,为鲁南地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新选择。
该款手术机器人作为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以“四合一全能”技术领跑行业:它集脑外科机器人定位、脑外科实时导航、脊柱外科机器人定位及脊柱实时导航于一体,真正实现“一机多能”。其独家研发的3D结构光注册技术,通过三百万点云全息面部扫描,2分钟即可完成无创注册,定位精度达0.5毫米级,较传统技术提升300倍,为手术装上“超精准导航系统”。该款手术机器人搭载了NDI Polaris Vega顶级光学追踪系统,如同为医生配备“术中透视眼”,能实时追踪手术器械位置,精准避开血管神经密集区。此外,其配备的六维力传感机械臂具备碰撞急停和断电锁止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这些技术优势让复杂如脑干、功能区等“生命禁区”的手术不再是禁区。
手术机器人可以精准、高效的完成肿瘤活检术,脑出血引流术,为患者减 少安装骨钉的痛苦,减少一次CT扫描,整体节省手术时间1-2小时。手术机器人还配备了丰富的导航手术配件,可有效辅助医生开展脊柱+颅脑肿瘤切除、精准定位锥段、颅内血肿引流、三叉神经痛微球囊穿刺、神经内镜辅助等各类术式。手术机器人脑解剖结构/功能区的智能分割功能,导入病人医学影像后,影像工作站和先进的算法自动完成病人大脑感觉区、运动区、认知区等功能区域以及小脑、脑干等解剖结构的智能分割和三维重建,全自动的分割技术让手术更安全。
自该款手术机器人装机以来,我院神经外科主任秦浩副主任医师团队已凭借其完成多项高难度手术,创下鲁南地区技术新标杆:针对脑干出血这一致死率超80%的危重症,团队利用机器人精准定位血肿靶点,通过微创穿刺引流术快速清除血肿,患者术后24小时意识即明显改善;在颅内肿瘤切除中,机器人3D结构光投影技术将肿瘤边界、功能区直接“投影”于头皮,指导医生设计最小切口,实现肿瘤全切与功能保护的双重目标;帕金森病患者的DBS(脑深部电刺激)手术中,机器人辅助电极植入误差小于0.3毫米,术后患者震颤、僵硬症状显著缓解;而脑血管畸形切除手术中,实时导航系统全程引导医生避开畸形血管团,实现微创切除与血管保护的完美平衡。
“过去需要3小时的肿瘤定位,现在10分钟即可完成;传统开颅手术的大切口,如今只需3毫米穿刺孔。”秦浩主任介绍,该款手术机器人不仅提升了手术精度,更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60%。
神经外科隶属于我院脑科中心,是枣庄市最早成立的神经外科单位。历经50余年发展,已成长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区域龙头学科。目前,科室拥有45名专业医护人员,其中高级职称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博士、硕士占比达76%。科室先后开展眼动脉介入溶栓、儿童全脑血管造影等20余项鲁南地区首例技术。此外,科室还拥有我院首个山东省临床特色精品专科——急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现任科主任秦浩兼任枣庄市立医院脑科中心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枣庄市优秀医师,枣庄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尹航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山东省临床特色精品专科——急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主诊组长;学术主任庄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担任枣庄市神经外科质控中心主任、枣庄市神经外科专科联盟主任。
该款手术机器人的落户,与我院 “仁爱、精诚、融汇、卓越”的理念深度契合。今后,我院将继续拓展机器人在脊柱外科、癫痫SEEG电极植入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精准为矛、微创为盾”,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国际同步的顶尖医疗服务。从“经验手术”到“精准导航”,从 “大创伤”到“微侵袭”,我院神经外科正以精准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为支点,撬动鲁南地区神经外科诊疗格局的全新升级——以科技之名,护生命之光,我们始终在路上。
(供稿:神经外科 审核:于春梅)